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正式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技协北京昌平浆果科技小院等285家科技小院的批复》(农技协发字〔2025〕8号),我校黑龙江依安狮白鹅科技小院、黑龙江大同甜瓜科技小院、黑龙江萨尔图盐碱稻科技小院、黑龙江肇源果树科技小院、黑龙江大同杂粮科技小院、黑龙江嘉荫刺五加科技小院6个研究生科技小院成功入选。本次黑龙江省总计获批17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我校获批数量占比超1/3,数量位居全省高校首位。
此次获批的6个研究生科技小院均为我校长期建设的优势小院,研究方向紧密围绕畜禽养殖、中草药种植、生物育种、水稻及特色农作物栽培等领域,与黑龙江省依安县、嘉荫县、肇源县、大庆市萨尔图区及大同区等地开展深度合作共建。特别关注的是,此次获批的6个小院均入选首批黑龙江省科协科技小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获专项经费支持28万元,占全省获支持小院数量的50%,建设质量与服务效能得到上级部门高度认可。
作为农业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我校科技小院建设已形成“国家级—省级”二级建设体系:一是平台布局广,目前在建科技小院21个,其中国家级13个、省级8个,覆盖全省11个县(区)的粮食主产区及特色农业产区,服务领域涵盖水稻、大豆、甜瓜、中药材等10余个产业;二是育人成果丰,累计培养研究生133人,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5项、省级3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27项,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三是服务成效实,近年来开展农民技术培训超7000人次,技术辐射面积近6000万亩,带动地方增收9000余万元,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金字招牌”。
学校将以此次获批为契机,持续推进科技小院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强化需求导向,紧扣地方农业发展规划,围绕企业生产难题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二是深化育人功能,依托科技小院平台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探索“驻院实践+课题研究+社会服务”培养模式,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科技小院建设管理办法》,加大资源投入,推动科技培训常态化、技术服务精准化,让小院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治理的“前沿阵地”。
文/郑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