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东北网:中印杂粮生产加工技术学术研讨会暨黑龙江省杂粮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

来源:东北网责任编辑:终审:闯垒发布时间:2016-12-25浏览次数:378

东北网12月22日讯

dbw2016122201 副本.jpg

杂粮产业研讨会在大庆举行。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东北网12月22日讯(记者 侯巍)12月22日,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共同主办,大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印杂粮生产加工技术学术研讨会暨黑龙江省杂粮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召开,来自印度和我国杂粮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为期两天,来自中印双方21名专家将围绕中印双方杂粮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前沿科技成果、发展瓶颈与解决思路、联合开发模式等新理念、新课题做学术报告和产业报告,并针对我省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以及目前制约我省杂粮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高端研讨。

dbw2016122202 副本.jpg

省科协党组书记毕卫星致辞。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此次学术会议是省科协“学术活动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科技助力我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毕卫星在致辞中说,通过高水平学术交流促进杂粮领域科技进步,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进而使之转化现实生产力,对促进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dbw2016122203 副本.jpg

大庆市委副书记张亚中致辞。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大庆市委副书记张亚中在致辞中说,大庆农业资源极具潜力,粮食总产量始终稳定在百亿斤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大庆致力于发展杂粮产业,把杂粮生产加工作为扶贫开发、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大庆位于松嫩平原中部,昼夜温差比较大,土质肥沃,是杂粮的优质产区。杂粮产业已具雏形,“红黄白绿黑”五色俱全,“红”有红高粱、红小豆,“黄”有小米、大黄米、燕麦,“白”有白芸豆、薏米,“绿”有绿豆,“黑”有黑豆、黑米等。杂粮加工企业也逐步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并形成了老街基、“大埠同”等优质品牌。杂粮发展势头较好。杂粮作为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扶贫的重要手段。杂粮产业已成为健康经济、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dbw2016122204 副本.jpg

研讨会现场。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会议汇聚了中印杂粮产业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优势资源,将进一步促进中印两国杂粮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促进我省杂粮科研领域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相关学科快速发展。会议的成果将为我省乃至我国杂粮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印度Tumkur大学校长A H Rajasab,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秦智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