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责任编辑:刘璇美玉终审:王传玲发布时间:2021-11-19浏览次数:5376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

王传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成功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一个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一伟大精神的产生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产生奠定了理论逻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备产生的历史逻辑;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生成的,为其产生提供了实践逻辑;还是在中国面对的现实局势下形成的,有其产生的现实逻辑。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现实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并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深刻地阐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是一个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一伟大精神始终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的岁月历程中,始终指引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方向和历史实践,并会在未来的新征程上对党的建设和党的引领产生深刻的影响。每一次举办建党的庆祝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发表重要讲话,都会提出一些重大的思想理论观点。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是最具有标志性和特殊性的重要日子,是党的历史上最盛大的会议,[1]在此次殊荣的会议上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足以表明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价值和它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这一精神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在这么重要和特殊的时刻要提出伟大的建党精神?其提出的依据和背景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伟大建党精神又是以什么样的逻辑展现出来的?这些问题环环相扣,相互交织,对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特殊而重要的伟大时刻把伟大建党精神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2]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品格,凝练了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映照了中国共产党舍生忘我、不怕牺牲的气概,从而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能够取得胜利的秘诀。正是这种伟大建党精神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历史和实践中一次次取得成功,而伟大建党精神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伟大历史实践中形成和产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72习近平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正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现实生活实践的真实写照。他说:“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3]72这一伟大建党精神正是人们回顾中国共产党人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一次次努力的历史影像中。这种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时间的变化而消失,她会一直影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中国人只有不断以这种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作为引领,才能取得未来新征程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概括和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与当前的时代背景也是密切相关的,他进一步警示和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这种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展现。当代世界已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从边缘地带进入到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已经开始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这更需要中国共产党省视自身。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意义。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意图,深刻领会其内涵,就需要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具体阐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坚实的理论内在逻辑。其产生的理论逻辑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以实践作为检验标准。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就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真理的认识和把握。因为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就是人类的解放和自由,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之上批判资本主义并为了改变人民群众的生存而为之奋斗的理论体系。这一真理性的认识已经在它的理论中彰显出来,阐释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以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处境。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共产主义就是揭示了这一真理性的存在,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所传播和坚守。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当然并不是指导思想,它只是一种思想理论或思潮,但它以其真理性为自己赢得了信奉者和传播的力量。[1]它也正是因为真理的力量才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能够在旧社会、旧势力的压迫中不断获得胜利,使这种真理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才有作为这种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并成为主导思想,因此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源头就是坚持真理,它与其他几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互为整体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4]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和决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信仰,更是一种能改变中国历史现状并在中华大地上实现这一理想的实践活动。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与之前的真理和理想内在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初心和使命再一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而这一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刚刚建党的时候就奠定了,并不是后来才补充上去的,并且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归宿和目的。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奋斗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和斗争品格,这种斗争精神和斗争品格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法。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5]9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6]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最终归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伟大的建党精神破除和摒弃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实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让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未来。历史唯物主义特别强调了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创造了伟大的社会历史,人民就应该享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财富。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就是因为人民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创造了社会财富,但人民不仅不能享用这些财富,反而变得越来越贫穷和窘迫,从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劳动异化。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之上,从新中国的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革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没有个人的私利,而是一心向党一心为民的,对党是绝对的忠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忠诚”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彰显了其生成的理论逻辑。同时中国革命的先驱们以唯物史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载体,破除了中国两千年以来中国封建专制主义者和近代资产阶级坚持的唯心史观,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世界和改变国家命运的工具,由此真正找到了在中华大地上实现民族独立、推动中华民族由衰转盛的理论基础。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和实质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基,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奠基,就没有伟大的建党精神。

二、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是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其产生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是中国历史发展实现转向的重要指针。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国家的内忧外患,经历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饱经风霜和磨难,追求社会进步的仁人志士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从一八四0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等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7]因而中国革命需要新的思想理论来指导,伟大的建党精神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方向实现转向的过程中产生的,为中国的未来发展造就了新的道路。在这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逐步完成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并成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8]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这一伟大的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新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浓缩和呈现。伟大的建党精神和党的历史是融为一体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丰碑和历史展现,是历史的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蕴藏着创造历史的澎湃势能。[9]中国正是在阶段性地完成历史任务的进程中不断走向强大的,而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正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历史任务和条件之下,伟大的建党精神就历史性地生成了。它是在实实在在的历史过程中由现实的人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显现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从五四运动到上海工人大罢工,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从湘江战役到过雪山草地,从北上抗日战争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10]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汗水、泪水、鲜血乃至生命铸就而成,最终才取得了社会革命的伟大胜利。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物质贫困、匮乏的基础上,又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和辉煌成就。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进程中才造就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因此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记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国共产党最为宝贵的财富。    

三、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实践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11]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出的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真正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特质。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为了克服国家面临的不同困难,中国共产党人展现出的干劲和信念,离开了现实生活的实践目的和实践要求,伟大建党精神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因此,理解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意义重大。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2]56伟大建党精神是在中国以往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概括生成最终反过来又指导中国未来的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伟大的建党精神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意蕴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让我们回顾历史、回顾以往的生活实践,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现实活动,特别是艰苦奋斗的生活实践过程,从而用于当前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来。面对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发展了,经济发展了,但享乐主义和骄奢主义逐步抬头,人们也把中国人曾经经历的艰苦生活实践的过程忘记了,理想信念缺失、自私自利、对党不忠、享乐奢靡的社会风气盛行。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实践的现实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概括伟大建党精神的原因之一,就是强调让我们回到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来,要铭记和践行这一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实践智慧的集中展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形成了红船精神、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日救亡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兵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3]这些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党的本质和宗旨,是每一个阶段的社会实践对建党精神的弘扬和继承。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践中蕴藏着创造历史的巨大势能。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不管中国的形势和境遇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都能够做到稳坐钓鱼台,镇静、冷静地处理问题,能够把握历史的主动、锚定奋斗目标,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勇毅前行。在一百多年非凡的奋斗实践中,出现了一大批出生入死的烈士、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顽强奋斗的先进干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回忆王进喜的豪言壮志“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想想在长征路上“平均每几百米就一名战士牺牲”,回顾在脱贫攻坚征程上牺牲的1800多名领导干部和党员,在他们的实践历程中,映照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力量。因此,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对中国共产党整体历程的实践概括,它不单单局限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实践,还包括在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只有具体地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过程,才能更好地领受和体会伟大的建党精神。

四、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现实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现实逻辑。中国共产党必须清醒地面对当前中国发展的三个现实实际:一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到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需要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需要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质和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概括总结了第 一个百年征程的胜利实现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要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同样离不开伟大的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轻而易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更容易使我们的党滋生骄傲的情绪、沾沾自喜的心理、丧失继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总以为我们取得的成绩够多了。时代发生变化了,社会进步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已经不需要了,这些思想认识在年轻人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和突出。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我们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我们就可以歇歇脚了。实际上越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越是在这个时期更应该注重中国人民的精神教育,再一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百年辉煌的历史中取得成功的秘诀。让中国人民能够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一鼓作气、回顾历史、弘扬传统、为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做出阶段性的规划和布局,特别是认识到在未来发展的新征程上只有不断地秉承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英勇斗争、担当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气概和精神才能推动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二是当前中国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实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国际社会的重大关注和反响,特别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我们对世界形势发生的变化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在“大”和“变”,百年指的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中,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个是世界经济中心的变化,一个是世界政治中心的变化。原来的世界经济中心在大西洋两岸而现在的世界经济中心开始向大平洋两岸转移,中国已经从边缘化的国家向世界舞台中心靠拢。世界的政治格局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世界政治舞台上G20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改变了传统G7统领世界的格局。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也催生了很多新产业,世界整体形势出现了重大改观。特别是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实现了世界地位的翻转和跨越。中国当前面临的这一重大实际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能掉以轻心,要认识到中国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帝国主义亡我之心”时刻都没有消除。越是在我们发展强大的时候,越是在我们的发展要实现超越的时候,帝国主义的本质就显现得越是暴露无疑。比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美国对中国实行的经济制裁、增加中美之间交易的贸易关税以及对中国实行“卡脖子”技术的限制,这都是对中国无理由的打压,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为美国霸权主义的思想一直没有消除,所以当中国的国力昌盛、发展崛起并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候,美国的举措和做法就让我们不足为奇了。因此,面对这一局势的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更应该有英勇斗争的精神,更应该坚守好党的初心和使命、把握好党的性质和宗旨,而不是一味地妥协让步,要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气概,要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品格。伟大的建党精神能够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14]在世界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好坚定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的重大时刻首次提出和概括出伟大建党精神不能说没有此现实实际的思考。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是当前历史时期新征程要实现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和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历史进程整体目标的集中体现,更需要从中国社会实现转向的历史源头追溯,清醒认识中国历史发展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要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因此我们只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奋斗、不断斗争,坚守这一理想,坚持这一真理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百年岁月峥嵘,精神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宣示了我们要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争取做出更大的荣光事业,我们就要把伟大建党精神永远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奋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参考文献:

  [1]刘建军,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21.8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7-2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6]刘艳梅.立足新时代历史使命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9-17

  [7]毛泽东.《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破产》[N],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1-4

  [8]杨先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催生伟大建党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8-5

  [9]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什么要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N],求是网,2021-8-7

  [10]吴德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力量[N],澎湃政务,2021-8-6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7-2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是说新语. 为什么要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N],求是网,2021-8-11

  [14]诗城法苑.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要求[N],澎湃政务,20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