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育人”先进个人风采展(二)

来源:宣传部责任编辑:耿丽雪终审:发布时间:2019-09-24浏览次数:1462

编者按:

  壮丽七十年,奋进新时代。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喜迎第35个教师节,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发广大教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热情,学校在教师节前夕,对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和突出业绩的一线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教育工作者等予以表彰。

  他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大局,真抓实干,展现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他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为人师表,师德高尚;他们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

  新闻中心将在学校网站、微信、微博平台上分批集中展示受表彰个人的先进事迹,树立先优典型,让展示的过程成为向先优学习的过程,努力在全校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三育人”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晏磊

  晏磊,男,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师,“龙江学者”青年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生物技术系主任兼教工党支部书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微生物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寒区环境微生物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黑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欧洲科学研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函审专家。入选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及校“拔尖人才”计划。曾获第五届黑龙江省归国留学人员报国奖、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Publons同行评议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导师、校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自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晏磊积极培养本科生及研究生优秀人才。作为班主任,他通过班会、谈心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倡导学生参加环校越野荧光跑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所带的班级两次获得“校优良学风班级”称号。晏磊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一体化”的思路,引导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务实的科学精神。他亲自带领学生多次前往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带、内蒙古阿尔山、甘肃白银铜矿等地采集试验所需样品。每月与研究生进行至少3次思想交流与学术研讨,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党团活动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他指导的学生中6人参加暑期西部支教活动,4人参军入伍;指导微生物学学术型硕士12名,生物工程专业硕士1名。他指导的毕业论文获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5篇;受理发明专利5项;参加学术会议50余次,作会议报告4次,poster3次。他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并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晏磊用兢兢业业的职业操守、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潜心育人的师者风范,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深刻内涵。


“三育人”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朱桂英

  朱桂英,中共党员,理学院教师。二十多年来,她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于职守,勇于创新,在年度教师考核中,连年被评为优秀。曾获“优秀导师”、理学院“十佳立德树人先进个人”称号。

  自学院2012年实施导师制以来,朱桂英担任信计系学生导师,一直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爱护学生,鼓励学生们刻苦求学,她所指导的学生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她教导学生循序渐进有耐心,班上一个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但成绩不理想,因此比较自卑,情绪十分低落。于是朱桂英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耐心细致地开导、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这名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有很大进步,思想上也渐渐成熟起来,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她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于课堂。上学期,她接手高等数学课程,针对授课班级学风不好的情况,她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这个班级绝大部分学生顺利通过了考试。她勇于担当,年学时达到800以上,她一学期接下研究生课程《矩阵论》及考研班《线性代数》两门课程,还主动承担了两学期四个重修班的教学任务,并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朱桂英在数学建模培训中积极探索,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及时将国际性、前沿性的知识融入教学活动中;她开展综合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所带学生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取得国家二等奖和多项省一等奖、二等奖的佳绩。对于需要帮助的同学,她一视同仁、有求必应,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深受学生喜爱。她不仅在教学上高标准要求自己,科研上也不甘落后,主持农垦总局课题1项,大庆市课题3项,其中一项结题获得了优秀;参加国家、省、市课题10余项,曾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庆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项。


“三育人”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于高波

  于高波,女,副教授,园艺园林学院教师。近3年,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等多项竞赛,获黑龙江省一等奖、二等奖等省级奖项4项,“最佳指导教师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合著专著1部,登记品种2个。

  于高波认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学习效果来说很重要。在最初教学时,针对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她尝试进行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程中增设了学生讲授和评分环节,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一样都是参与者。她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尝试,追求创新,探索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授课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她主讲园艺专业《蔬菜栽培学》等4门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理。任教期间完成省级、校级教改项目2项,发表教研论文多篇。于高波用高度自觉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每年所带学生均有成功被推免为硕士研究生,其中一名学生成为中国农大的硕博研究生,多名学生在中国农科院等国内知名院校深造。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锻炼其科研动手能力。

  于高波主要从事蔬菜逆境相关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级基金等项目近20项,其中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各1项。于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赴美国普渡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与交流,回国后获得黑龙江省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并被推荐列入2016年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资助计划。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于高波积极响应学校学院号召,参加实验室建设、会议筹备等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担负起学院科研、研究生管理及博士后流动站的秘书工作。工作以来,2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从教一天,敬业一天,奉献一天,育人一天。勤奋耕耘,终有收获,这份收获,是难得的回忆,更是奉献的青春。


“三育人”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刘少东

  刘少东,男,中共党员,土木水利学院教师。自入校工作以来,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改革,承担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水利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和课程实习,并担任2015级和2016级水利专业班主任,2017年度被评选为校优秀教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收集整理教学素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获得教学督导的肯定,评教成绩突出。他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状态,敢于创新,在土力学教学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构建了四个教学模块。这种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在土力学课程设计的指导和检查过程中,他发现学生对设计原理不求甚解,很难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训练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现象,他采用答辩式考核方法,要求学生制作PPT汇报设计成果并接受质询,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同时达到了改善学风的目的。

  教学工作,不仅教书,更要育人。课堂上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课堂下开展“第二课堂”。在授课过程中,他把专业知识、行业发展、国家战略及个人前途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课下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与职业发展规划,帮学生出谋划策。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想考研或考公务员,但却不知如何开展复习。他在班级里以共同兴趣为基础,成立考研互助小组及考公务员互助小组,与学生一起制定复习方案。

  他的工作始终围绕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以水利水电协会为依托,指导学生申报科研创新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在创新项目开展过程中,他与学生分享撰写论文的方法和技巧,事无巨细、言传身教,使学生在面对失败时善于分析原因和制定对策,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工作期间,刘少东主持完成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各1项,在研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第一作者发表教研论文5篇,获批并完成土力学研究性教学改革1项,曾获得校级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完成省级大创项目1项、在研省级大创项目1项,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篇、省级期刊学术论文2篇。


本期统稿:张鹭 胡波 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