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心得体会
招生就业处处长 杨艳秋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通过几天的集中培训,认真聆听和学习了徐平书记、田伟部长精彩讲授的报告和其他5场专题讲座,使我更加深入系统的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深刻领会过去 5 年的工作和新时代 10 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法治建设、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更加准确地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奋力谱写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新篇章。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定不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定不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于我们学校来说,特别要把握好新时代的新机遇,贯彻《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挥我们的优势学科特色,优化涉农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学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定不移促进广大学生成长成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对于我们每一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就业这一最基本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状况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最鲜明的风向标。要做好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工作,需要我们深化系统性思维,站在以青年学子为主体、以国家建设为主导的角度上,站在历史、时代和国家发展的大视野中分析研判,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深入实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德育人,以才启智,激励广大学生成长成才、自信自立,做好进入社会和职场的充分准备,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职业修养等各方面,真正学有所成、业有所为,爱党报国、服务人民。
疫情三年来,就业工作可谓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考验。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我校2023届预毕业生总计5354人(其中普通本科3724人,专升本1055人,研究生575人),比2022届增长553人。目前(12.26日)签约457人,占比8.54%(本科生438人,研究生19人),比2022年同期稍低。未来两三年仍然是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我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毕业生学历结构需要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在《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强调着力提升农林专业生源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涉农专业。鼓励校地合作,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目前我们从生源分析角度做相关论证,对兄弟院校做相关调研。
今后学校就业工作将继续围绕一个主线:用北大荒精神育人,服务农业行业人才需求。把握两个重点:一是省内就业:对接周边13个地市推进人才工作站、就业基地建设,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二是行业就业:面向基层,立足龙江,服务全国,以思想引领、政策引导、情怀引路、奖励引动,鼓励广大毕业生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
突出“三聚焦三着力”:聚焦行业就业方向,着力推进人才供需对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地方需求,完善就业评价反馈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聚焦就业育人目标,着力培育知农爱农情怀。继续发挥爱农就业奖和“北大荒新苗计划”的农业行业导向作用;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垦区、乡村、基层、西部建功立业。
聚焦学生成长需要,着力营造满意就业环境。将就业教育与引导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巩固就业两课教学和实践成果,推进第一、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强化行业—专业—就业一体化就业指导工作。
打造“四实”特色:毕业生具有“忠实的政治品格、扎实的专业素质、务实的工作作风、踏实的生活态度”。近三年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服务满意度平均值为96.04%,用人单位满意度平均值为99.21%。
省教育厅在12月23日发布《关于做好2023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共八部分二十八条。其中第23条强调“健全完善就业反馈机制”,将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科专业设置和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要求各高校要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及时淘汰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结果将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如果能从人才培养的根本起点上、从大学生的思想源头上、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学风建设的全链条破解我们面对的就业工作难题,帮助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跳出就业窘境,这应该是大学教育的要义,也是新农科建设的目标,更是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的重要指标。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从保障性向发展性过渡,比如本科教学投入、人事政策调整等方面。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2000年后出生、完全成长在新世纪的毕业生,他们已经有谈梦想的基本条件,并且从个人到家庭都形成了不将就的思想意识,我们面对这个形势变化,需要做发展性、引领性、建构性的工作,也请大家集思广益,共克就业难题,共育时代新人。
总之,我们必须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全部工作的重心,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为教育改革发展、为我们谋划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供的战略指引,在学深悟透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以凝心聚力奋斗前行的昂扬状态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